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我的思考: 现在的学生到底应该怎么教?

232

            我的思考: 现在的学生到底应该怎么教?

                             长海高中    秦岩

“五一”放假回来,我检查了学生的作业,一个班级里46个学生,做得符合要求的只有6个人,有10多名学生没有完成作业,大部分学生做的偷工减料,非常不认真,有的是看着填空胡乱蒙上答案,有的干脆一点都没有动笔做。有的拿以前的作业冒充顶替。其实作业并不多,问及原因,有的说忘记了,有的说谎,说作业落家里了,有的沉默不语,或许是作业多了?检查完之后,我给没有完作业的学生找了间教室,给他们规定时间,让他们把作业给补上,结果他们用了不到两节课的时间就做完了,说明作业量并不是很多,为什么学生完成的如此不好?我跟个别家长沟通了学生作业的情况,也跟其他老师交流了此事,别的学科老师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

今天忙了一整天,因为高三二模考试,高一高二期中考试,下午又开了一节课的教师会,课程顺延。于是急急忙忙去上了一节课,之后安排人印卷子,又带领老师分卷子。结果有一个班级的课就没有时间上了,于是,我有点歉意的走进班级安排了学生上自习,并让课代表核对作业的答案,班主任老师站在门边,我就告知班主任和学生本节课老师不能上了,并说明理由,等我走出门外没有几步远,学生在班级鼓掌欢迎:庆贺本节课英语不上!于是我又返回来,很是恼火,当时我就说:“正气不足,邪气有余!”这是一个实验班的学生,是一个学校给予希望的班级,我很是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学生是如此的不爱上课?不爱学习?不爱做作业?

问题出在哪里?与以前的学生相比,感到心里有了许多的落差,我教英语有这么多年了,可以说,无论是对待学生,对待学科知识,对教学方法,经常做一些研究,经常创新的改革课堂的一些教学方法,一直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从历年的高考成绩来看,我教的学生英语的考试成绩都是引以为自豪的。但是,对待现在的学生,我感到无语和无奈。

这种情况在这个班级存在,在其他的班级又会怎样呢?经常在晚自习值班的时候,我在走廊走一圈,看到一些班级的学生要么趴在桌上睡觉,要么低着头在玩,要么讲闲话,要么眼睛无神的看着某一个方向,发愣……反正离学校要求的学习状态相差甚远。现在的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动力,没有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人生的方向,离开了老师和家长的监控就放任自己,就会无比地高兴,仿佛终于挣脱了被捆绑的枷锁,获得了向往已久的自由一样。

每每看到此情景,我就在想,教育是怎样的无奈?当代学生——我们更应该教他什么?到底怎样教学生?

目前的这种状况也是有其客观的原因的。其一也许就是我们目前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的结果。教育改革了许多年,我们也喊了许多年,学校也为教育的改革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从课程改革到规范办学,从教师的培训到教学方法的改进等等,从素质教育到减负,尽管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某种成效,但是作为从事教育的老师和教育对象的学生始终走不出教育的怪圈——我们都在围着应试教育转。倘若脱离了高考那一纸定乾坤的考卷,谈什么都没有用的。

其二的原因或许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吧,一些孩子的家庭极有优越感,从上小学到高中都是家长一路保护来的,在学校学的不好家长可以想办法,用不着自己费劲的去努力,所以在学校老师的说教是极其地苍白。通过网络和电视等媒体学生看到社会的一些负面的现象对学生影响很深,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付出,充其量去一所比较不错的重点大学,将来的工作还不如没上大学的或者从一般大学毕业的学生,所以大学不再是吸引他们的神圣的地方。许多学生认为上大学是为父母所逼,为父母所学,所以有些学生高考一考完了,立即把填报志愿的参考书和院校的选取都送到父母手里,而自己则跑去玩了,父母给填到哪里就去那里。

其三名人榜样的作用似乎已经失去了效力。过去我们的老师曾经用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人,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或者身边成功的人士,立志成才的人,如孔子、孟子、爱因斯坦、牛顿等等,不管是逝去的还是当代的比比皆是,我们在受教育的的过程中,常常以某一个成功的人作为自己奋斗学习的的楷模,并把名人的话语当成座右铭刻在自己的心里,时刻勉励自己不忘奋斗的目标,所以无论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克服诸多的困难,老师们市场把唐代韩愈的名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成鞭策自己学习的动力,所以对待知识那种如饥似渴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

而现在,再用这些名人的效应去教育90后,教育被至少两代人宠爱的新时代的“宠儿”,还有功效吗?你现在跟学生谈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谈国外的爱伊斯坦,高尔基,列夫托尔斯泰等等,他们又知道多少?谈雷锋,谈邱少云,谈黄继光等等,他们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你说的那些人跟他们有什么关系?我们孩子的榜样在哪里?那些被我们崇尚的榜样在他们面前已经苍白到了极点。时代不同了,生活环境不同了,他们看到的是现代成功的影星、球星、富翁、是有钱有势,可以为所欲为的“李刚他爸”……社会给孩子带来了什么?

其四,我们的新时代的“宠儿”就他们自身来讲,他们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对待长辈缺少感恩之情,对待老师更是如此,师道尊严的日子可能过去了,对待老师已经没有敬畏之心,他们觉得家长生我养我是应该的,老师教我,为我服务也是应该的,我们不欠他们的,反倒是家长和老师欠了他们多少债似的。

面对现在的学生,我们老师要认真思考,思考着我们教育的原点,我觉得教会学生先礼貌的做人,教会学生具备做人的美德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我经常对学生说:“一个人通过学习,经历,无论从父母那里继承的,还是在学校受到的教育,经过教化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最起码的具有良好品质的人,那种优良品质可是一生带着走的东西。”

首先,要教会他们学会感恩,感恩生养和培养他们的人。教学生做一个有爱心、有良心的人。教师要晓之以理,使学生知恩;动之以情,使学生感恩;付之以行,使学生报恩。

教会学生懂得宽容,就是教学生学会忍让,能理解别人,做一个胸怀宽广的人。教师要采取潜移默化、适时点化、精心策划等措施,教学生学会宽容。

教学生学会谦逊,就是教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做一个不妄自尊大、严谨求实的人。教师要教学生正视自己,低调做人,扎实做事。这比教他们知识更重要。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从细微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教育学生要低下头来,躬下身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用心把事情做好。不弄虚作假;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一种认真负责的做事态度、严谨治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懂得:“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学校的教育应该在学习课程的大背景下,多提供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多组织一些竞赛活动,辐射面大一些,影响力大一些。尤其是文体活动,适当组织学生文艺比赛,棋类、球类活动,结合平时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坚强,服从与尊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多给学生传递正能量,多给学生一些单纯的正面的教育和鼓励,少一些功利化的、权利等物欲的教化。

学校原本是世界上最神圣的一片净土,倘若这片净土受到了功利化以及不公正的对待,受到了来自于各个层面的意想不到的一些污染;倘若从事教育的老师只是一味的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受教育者的心里变化和思想动态,而非从原本的人性来教育我们的学生的话,请问我们多考几个一本二本又有何用?诸多的事情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再思考……


QQ在线